什么是容积式水表?
工作原理
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测量室,推动旋转活塞绕测量室中心轴转动。随着活塞的旋转,水会从活塞内部以及活塞与测量室壁之间的空间被排至出水口。
活塞每完成一次完整旋转,就会排出固定体积的水。计数机构通过记录活塞的旋转次数,累加得出流经水表的总水量。
结构特点
容积式水表采用活塞式结构,核心部件包括活塞、测量室、旋转轴、拨叉和计数机构。
活塞与测量室之间形成一个已知体积的腔室,确保活塞每旋转一次都能排出相同体积的水,从而实现高精度计量。
计量优势
灵敏度高:可在低流量下(如 1 升 / 小时)实现精准计量。
计数机构:采用真空密封设计,确保长期读数清晰;机芯材质优质,保证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长。
应用场景
主要用于对计量精度要求较高的供水系统,如净化饮用水、工业用水等领域。
如何校准容积式水表?
校准模式与误差计算
容积式水表采用容积法校准,通过比对水表的指示体积与标准金属量器的实际体积,结合量器的温度系数进行修正,从而确定误差。
标准设备与实验步骤
使用经校准的标准金属量器(如 20 升不锈钢量器)作为参照,确保量器在 20℃时的容积与标准值一致。
通过校准装置将水表与标准量器连接,逐步注入已知体积的水,并记录水表的累计读数。
误差修正与调整
根据计算得出的容积误差,调整水表的计数机构或电子补偿系数,确保其读数与标准量器一致。
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(如 ±0.5%),则需重新校准或更换机芯部件。
在线校准技术
容积式水表可配备在线校准装置,能在水表运行过程中对阀门、软管等部件进行实时校准,保障长期计量精度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