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表的发展史
1.早期直流电能表(19世纪末)
1880年,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直流电能表(安时计),通过电解原理测量电量。这种电表体积大、精度低,但开启了电能计量的先河。

2.感应式电能表(1889年)
1889年,匈牙利岗兹公司的布莱泰发明了感应式电能表,适用于交流电。它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但存在精度不足、功能单一等问题。
图中1是铝盘、24线圈电磁铁(用于产生磁场),简单来说就是:通电导体在磁场作用下产生安培力,安培力推动铝盘转动,再通过5传导到计数的齿轮,刻度盘上就看到具体度数。


3.机电一体式电能表(20世纪90年代)
20世纪90年代,为满足多功能需求,感应式电能表与电子电路结合,形成机电一体式电表。它兼具机械计量和电子功能,如分时计费、脉冲输出等,但精度和可靠性仍有提升空间。

4.电子式电能表(21世纪至今)
2009年,国家电网推动智能电能表普及。智能电表具备双向计量、远程抄表、防窃电、支持新能源接入等功能,成为智能电网的关键终端设备。2018年后,智能电表全面替代机械表,成为主流。




无锡中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研发制造智能水表、电表、燃气表,业务覆盖全球超 90 个国家。如果您对智能水表电表燃气表感兴趣,欢迎联系中仪智能!
www.zhongyismart.com